在一些廟里所用的墻面都會使用些仿古青磚,用這些青磚都是有講究的,有些我們都要去作為了解的,還有的就是在廟的屋頂處都是一些其他顏色的仿古青磚,這些仿古青磚的使用顏色為什么還不一樣呢?這些都是有講究的,聽下面是怎么給您說明的。
為什么有的寺廟屋頂蓋綠色瓦片,有什么含義嗎?其實這只是一種情況而已,也有其他色彩的瓦片。需要看建筑朝代及年代及寺廟性質(zhì)有所不同。之所以會用如黃、綠等色,和佛教“七寶”(如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碼瑙)有關(guān),是以七寶莊嚴之意。但實際上由于其價值不菲,故用相近材料代替,如你所說的綠色琉璃瓦。
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漢族傳統(tǒng)建筑物件,通常施以金黃、翠綠、碧藍等彩色鉛釉,因材料堅固、色彩鮮艷、釉色光潤,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驕子。
中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為裝飾物,到元代時皇宮建筑大規(guī)模使用琉璃瓦,明代十三陵與九龍壁都是琉璃瓦建筑史上的杰作。據(jù)文獻記載,琉璃一詞產(chǎn)生于古印度語,隨著佛教文化而東傳,其原來的代表色實際上指藍色。中國古代寶石中有一種琉璃屬于七寶之一?,F(xiàn)在除藍色外,琉璃也包括紅、白、黑、黃、綠、紺藍等色。施以各種顏色釉并在較高溫度下燒成的上釉瓦因此被稱為琉璃瓦。
宋代《營造法式》中就有明確規(guī)定,建筑彩畫方法分為五彩遍裝、碾玉裝、青綠迭暈菱問裝、育 綠裝飾、丹粉刷飾和雜間裝6大類,并對如何襯底、貼金、調(diào)色、襯色、淘取石色及熬煉桐油等工藝,都有具體規(guī)定和要求。色彩應(yīng)用上,等級嚴格。建筑的色彩運用較強地表現(xiàn)出不 同朝代的審美習慣。例如,南北朝至隋唐,宮殿、廟宇建筑多用白墻、紅柱,或在柱、訪、斗拱 上施以各種彩繪,青瓦或琉璃剪邊屋頂。宋、金的宮殿建筑,多為白石臺基、紅墻、紅門、紅 柱、紅窗、黃綠兩色琉璃瓦屋頂。斗核、訪額等用朱紅或白粉襯底,繪青綠彩畫、間裝金色。 至明清時期,白石臺基,宋紅色墻柱門窗和以青綠冷色為主調(diào)的金碧交輝的仿梁彩畫,黃、綠色琉璃瓦屋頂?shù)慕ㄖ?,更顯得流光溢彩,絢麗奪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