墻,古時還有垣、壁、墉、堵的別稱,既可劃分界線,又可防護護衛(wèi),有護衛(wèi)國家的長城,有圍護一座城市的城墻,有圍合于不同修建物外的墻體,還有相對獨立安閑的墻即影壁。在所有墻之中,城墻作為反抗外來實力侵略的重要屏障,是古代城池防護的重要修建。 歷代所建城墻數(shù)量眾多,在這些城墻中,南京的明代城墻長,為33.7公里;北京的明長城周長32.8公里,居第二;至今保存為完好的當屬城墻,約13.7公里。古時前期的城墻是將土夯實筑成的。 也便是用當?shù)攸S土和黑土,一層一層地夯筑,每一層夯筑到15厘米的厚度,這就叫做"夯層",按層打夯,每層都夯得很緊。為了使城墻鞏固耐久而不將城墻的墻面做成垂直,而是上部墻面向內收起成為"側腳".這樣,城墻墻體十分安定,不容易坍毀。 到了明代,國勢發(fā)達,經(jīng)濟繁榮,用燒制出來的磚砌城墻,逐漸遍及。對各地城墻外皮進行包磚處理,稱為磚城墻。磚城墻是在夯土城墻的兩面包上一層大磚,即是城墻磚。城墻磚比制作房子用的磚塊尺度寬且長,城墻磚用白灰漿砌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