磚雕是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磚雕藝術歷史悠久,早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就已有制作,留有“厚斂雕墻”的記載。臨夏磚雕源于北宋,成熟于明清,完善于當代。雕刻師傅們在青磚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梅蘭竹菊、山水花鳥、真饈佳肴等圖案,裝點于中式建筑的構件或大門、照壁、墻面上。
由于青磚在選料、成型、燒磚雕成等工序上,質(zhì)量要求較嚴,所以堅實而細膩,適宜雕刻。在藝術上,磚雕遠近均可觀賞,具有完整的效果。
在江南園林中門樓又稱“匠門”,多數(shù)庭園一進有一進的門樓,也有將門樓單獨造在大門外的。由樓頂結構、柱子、柱基構成的單獨的建筑稱“門坊”。大門口自成院落,再造高墻,正中有園名匾額的又稱“門墻”。面對大門有不開門的墻對應而立稱為“照壁”。這類建筑都是磚雕的用武之地,磚雕所飾之處就是“風景這邊獨好”。
一、牌坊
牌坊是中國的門洞式建筑,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里的解釋是:“形狀像牌樓的建筑物,舊時多用來表彰忠孝節(jié)義的人物”。千百年來,牌坊繁衍發(fā)展,不僅遍及中華大地,而且還遠涉重洋,屹立于異國他鄉(xiāng)的許多地方,被視為中華文化的一個典型標識。
牌坊其實是古代官方的稱呼,蘇州民間習慣把有屋頂?shù)呐茦呛蜔o屋頂?shù)呐品煌ǚQ為“牌坊”,因為兩者的功效都是作用于表彰、紀念、裝飾、標識和導向的建筑物。
由于歷史原因蘇州的牌坊及磚雕的附屬構件留存下來的不多,目前完整幸存的古牌坊有近20座。近年來由于古城保護及城市建設的需要,經(jīng)過蘇州藝人的巧手,在全國各地建造了許多氣勢恢宏的新時代牌坊。
蘇州山塘街上的報恩禪寺門樓,山門為磚砌三問三樓一拱門牌坊式,翼以八字墻,臨街面河,頗為雄偉。
二、磚塔
佛教傳入中國后,磚塔逐漸在各地普遍出現(xiàn)。為了滿足塔身各部位的裝飾美化或者宗教內(nèi)容上的要求,磚雕在建塔的過程中也大量被利用。
虎丘塔也是一座磚結構的塔,但其形制屬仿木構的八邊形七層樓閣式磚塔。該塔以條磚和黃泥為主要建筑材料,構成建筑特征的仿木構部分的柱、枋和斗拱等都以條磚砌筑而成,特別是塔壁外面層間的出檐都以磚砌“疊澀”構筑(“疊澀”是一種古代磚石結構建筑的砌法,虎丘塔的“疊澀”是用磚通過一層層堆疊向外挑出或收進,向外挑出時要承擔上層的重量)??梢哉f是一塊塊小青磚成就了虎丘塔“東方比薩斜塔”的美譽。
三、照壁
照壁,北方人稱影壁,在古代稱之為“蕭墻”。關于照壁的由來,有一種說法是古時人們?yōu)榱烁艚^鬼怪在自己居家中出沒,通常會專門修建一堵墻來抵制鬼怪進入。另一說法是,照壁是國人受風水意識影響而設計的一種建筑形式,它又被稱為“屏風墻”。中國風水講究導氣,氣不能直沖廳堂或臥室,否則不吉。避免氣沖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門前面置一堵墻,讓氣流成“S”形來保持“氣暢”。而照壁正符合風水中曲則有情的原理,這應該也是故宮中大多數(shù)院落都有照壁的原因吧。
但不管是“蕭墻”還是“屏風墻”從建筑學上來說,它在客觀上起到了一種阻隔空間的作用,而墻上的磚雕裝飾則對景觀起到了美化效果,既增加了建筑的層次感,又增添了宅院的氣勢。照壁這種不封閉的墻頭建筑形式,也因此而流傳至今。
照壁在建造上有一定的型制,常用的有三種: 1.門內(nèi)的一字照壁 2.門外的一字照壁和雁翅照壁 3.正反撇山照壁。
|